top of page
圖/劉芳妤攝

  與我們形影不離的衣物,當它功成身退,

民眾常選擇丟進舊衣回收箱或交由清潔隊處理。

然而這些被遺棄的衣物,

 你是否曾想過,它們可能是造成台灣垃圾危機的一大因子?

事實上,舊衣經過回收,它們並非都能再找到新主人...

圖/劉芳妤攝

資料來源:行政院環境保護署

全台歷年舊衣量

台灣舊衣量逐年上升,「我覺得快時尚難辭其咎」。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院長蔡淑梨坦言,快時尚衣物搶搭流行且價格便宜,易吸引年輕人上門購買。臨床心理師林俊成說明,無論人們是想要追求潮流,還是不想錯過某一產品,這種時間相對落後感,會對個體產生一定程度的壓力。他進一步指出,為了促使消費者購物,業主常利用主打限量或快速更新樣式的手法,製造「稀缺效應」,讓消費者認為此商品可能短缺,便激起購物慾望。

2016全球成衣產值

​資料來源:世界貿易組織、品牌年度財務報表

註:INDITEX為ZARA母公司

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及《服裝新聞》資料指出,2016年全球成衣產值為4430億美元(約新台幣13兆元),在全球177家紡織服裝上市公司中,四大快時尚品牌(H&M、ZARA、UNIQLO、GAP)的產值就佔近兩成比例。這四大品牌在台灣共有96家分店,平均每縣市約有五家,顯示民眾容易購得快時尚衣物。然而,有學者指出,這類衣物通常做工粗糙且質料不佳,導致耐穿性不高。衣物生命週期縮短,反倒提升民眾丟衣頻率,台灣舊衣量因而逐年增加。

台灣二手衣流向

資料來源:中華民國傷殘宏恩協會理事長湯劍雄

這些龐大的舊衣量,最終流向何方?

圖/劉芳妤攝

從事舊衣回收業已有三十年的湯劍雄談到,目前舊衣最主要的外銷國家為非洲。不過他也感嘆,大約三年前還有八成衣物能外銷。但近幾年中國經濟逐漸壯大,瓜分台灣舊衣外銷市場,現在僅有六成舊衣會出口到國外。

全台舊衣量經官方統計約六萬多公噸,但仍有民眾經私下自行處理舊衣物,因數量無法統計,我們稱之為黑市。

圖/劉芳妤攝

快時尚衣物品牌浪費過多衣物受大眾抨擊,因此近年開始進行舊衣回收相關活動。據UNIQLO官方報表顯示,它們一年生產約六億件衣服。2016年回收約一千萬件衣物,回收率約2%,並將回收衣物捐贈給難民、流離失所者等。

目前舊衣大致有上述處理方式,

但未來舊衣回收公司卻可能消失...

圖/劉芳妤攝

舊衣回收業者、中華民國傷殘宏恩協會理事長湯劍雄無奈地說,中國的舊衣市場越趨壯大,台灣舊衣外銷的價格,從兩年前的一公斤10元,現在崩盤到一公斤僅剩1.5元,價差將近十倍。

「大陸的平均品質比台灣低,但因為可以挑,賣得比台灣好。」湯劍雄解釋,中國因人口眾多,製造出大量舊衣物,需求者就可以有更多選擇。他憂心,舊衣回收業的利潤逐年下滑,讓業者瀕臨倒閉,未來恐有更多衣物無人處理。然而快時尚規模龐大,民眾愛買衣服卻不盡其用,反倒造成衣物費。

 

事實上,被丟棄的衣物,製造過程已對環境造成汙染。蔡淑梨說明,衣物上架前須經染整,過程中會加入許多化學藥物。這些化學物質都需要由製衣廠支付費用,委託環保廠商妥善處理化學廢棄物。但快時尚衣物的銷售價格低廉,「有時候單價太低,實在是沒辦法去管理後續部分」,就連衣物本身可能也有毒物殘留。蔡淑梨也補充,有些製衣工廠即使設有回收設備,可自行處理化學廢棄物,但少數工廠卻可能偷偷排放廢水,造成環境汙染。

    大樂感嘆,目前國內民眾對於二手衣的接受度仍不高,「時常將二手衣與『窮』和『鬼』畫上等號。」許多消費者認為購買二手衣,可能買到往生者的衣物,深怕魂魄纏身。再者,台灣過去為紡織代工國,衣物售價便宜,因此民眾傾向認為,需要救濟者及貧窮者才會穿二手衣。

    同為二手衣業者的INST Recycle 平台創辦人Michelle也談到,為降低民眾對於可能穿到往生者衣物的疑慮,店內的二手衣來源多來自網紅與明星。她補充,在民眾尚未接受二手衣的狀態下,目前店內除販賣二手衣物,也會銷售快時尚衣物以維持營運,未來仍希望以販售二手衣為主。

    不過同為二手衣物的古著(連結),其命運與快時尚衣物截然不同。

不只是染整帶來汙染,

製衣材料對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小覷。

圖/林宸佑攝

環保意識抬頭,民眾能將二手衣與環保連結。

但椿花二手衣店主大樂認為,

重點是民眾願不願意為了環保而買二手衣。

圖/謝羽蓁攝

大樂感嘆,目前國內民眾對於二手衣的接受度仍不高,「時常將二手衣與『窮』和『鬼』畫上等號。」許多消費者認為購買二手衣,可能買到往生者的衣物,深怕魂魄纏身。再者,台灣過去為紡織代工國,衣物售價便宜,因此民眾傾向認為,需要救濟者及貧窮者才會穿二手衣。

 

同為二手衣業者的INST Recycle 平台創辦人Michelle也談到,為降低民眾對於可能穿到往生者衣物的疑慮,店內的二手衣來源多來自網紅與明星。她補充,在民眾尚未接受二手衣的狀態下,目前店內除販賣二手衣物,也會銷售快時尚衣物以維持營運,未來仍希望以販售二手衣為主。

 

不過同為二手衣物的古著,其命運與快時尚衣物截然不同。

此外,許多民眾為追求流行,常會在每一季購買新衣服。但大樂認為,「衣服又沒壞,穿過季的衣服就算過時嗎?」因此,她不追求快速更新店內衣服樣式,反而鼓勵消費者能雋永穿搭,以購買代替丟棄。

 

大樂說明,店內選衣條件除不收破損、有黃斑的衣物外,也會檢查其做工是否精緻,衣服也不挑短期的流行樣式。「當一個風格開始流行,路上服裝店看起來都長得差不多。」大樂談到,許多衣物為搶搭流行,做工因而粗糙,一件衣服「只用一條鬆緊帶,或拷克直接外露,甚至拷克線直接連挑都不挑就上架。」因此她認為在快時尚的消費與產製模式下,能再度被利用的衣服其實不多。

圖/謝羽蓁攝

在技術尚未發達前,製作一件衣服相當費工、耗時。大樂以台灣50至60年代的衣物為例,因需開模製造,加上一個模板需長期使用,每個環節都不得馬虎。反觀現今用電腦即可以快速修改,製衣流程迅速許多,便少了謹慎、苛求的美感。蔡淑梨也指出,以往若要追加衣服數目,「一個流程要等60天,出來市場就冷掉了。」

二手衣的保養程序繁複,大樂解釋,挑選回來的二手衣物,尚需經過高溫殺菌才能上架。另外,二手衣也須經熨燙,否則褶皺處易產生陰影,可能遮擋衣服的瑕疵。為導正民眾購衣習慣,大樂若遇到吊牌未剪或擺放在衣櫥數十年才拿來販賣的民眾,她便會以聊天方式灌輸「愛惜衣物」的概念。

 

大樂也認為民眾試穿衣服,能降低購衣後反悔而丟棄衣物的機率。因此她建議來店消費的客人一定要試穿,「不同的體型及體態都會影響穿衣感,甚至能透過試穿發現適合自己的新風格。」蔡淑梨也希望民眾能發揮「永續時尚」的精神,更應體認快時尚對於環境的衝擊,購買衣物前更應該三思。

圖/謝羽蓁攝

臨床心理師林俊成也說明,消費者若要避免過度及衝動消費,購物前應先思考此商品為自身想要或是需要。但對於易衝動的購物者而言,遇到自己想要的產品,常會合理化其消費行為,說服自己該產品為必需品。因此林俊成建議,這類民眾可以尋求較理性的購物者陪同消費,幫忙看管荷包。

圖/謝佩如攝
bottom of page